公司地址:兰州市安宁区北滨河西路516号
邮政编码:730070
1304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·白图泰乘船横跨半个地球,完成了摩洛哥人的首次中国之旅。而718年后的2022年,一直致力“走出去”战略的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(集团)有限公司,成功从竞争中签下“一带一路”末端临近国家安哥拉的首单检测鉴定项目,极具里程碑意义。
“一带一路”的另一端 甘肃建科院首进安哥拉
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(集团)公司是省内领先从事建筑科学研究和科技研发的创新型国有企业,1990年通过计量认证,获准使用CMA标识,2003年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,获准使用CNAS标识,所出具的检测报告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有效,并在同行业中率先建立了质量、环境、职业健康安全“三标一体”管理体系。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精湛的科研水平,为公司在国内外承接建设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2021年8月,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(集团)公司积极响应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与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承揽了非洲某项目。该项目位于罗安达市,是该公司在海外承接的体量和规模最大的检测鉴定类项目。目前全线工程完成过半。
跨越半个地球 甘肃建科人远离祖国和家人
为确保圆满、高质量地完成这次任务,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(集团)公司组建了专门的项目工作组,下属单位岩土技术中心、综合检测事业部、设计分院提供技术支持,最终确定了一支由技术专家、青年骨干组成的远赴非洲的工匠队伍。
经过出境前培训、疫苗接种、办理签证等程序,这支队伍于2022年2月和3月分批踏上入非的行程。机场候机厅内,每个人都在和家人告别,“一个人带孩子辛苦你了,照顾好自己”;“妈,注意身体,等着您儿子功成归来”。就这样,怀着眷恋与不舍,穿上防护服,带上口罩、护目镜,互相打趣着“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获胜利终不还”,他们从兰州出发到广州转机到迪拜再到安哥拉(历经36小时的旅程),去完成自己的职业使命,传播中国“工匠精神”。
扎根非洲大地 甘肃建科人传递“工匠精神”
罗安达市是安哥拉首都和罗安达省首府,是全国文化、政治、交通中心。本次检测、鉴定大部分工作要在室外作业,面临着高空、高温、高要求及技术难的“三高一难”问题。
技术人员借助人工吊篮开展检测。3月中旬至5月中旬的罗安达市气温高达36摄氏度。他们顶着酷暑、头戴安全帽、身背安全带、腰系安全绳,在离地面二十几米的高空作业。豆大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珍珠,从黝黑的面颊流下,滴在滚烫的地面上。远远望去,他们如同影视片中的“蜘蛛侠”一般,手脚并用扒在高空的吊篮上娴熟地完成着现场检测工作。技术人员克服恶劣炎热、任务重、语言障碍等困难,争分夺秒、全力以赴,高标准、严要求地完成每一项工作,不忽略每一道工序。“5+2”“白+黑”已经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。
刘志娟是领队,也是团队里唯一的女同志。她不光要带领队员出色地完成工作,更要保证队员们的安全,还要事无巨细地关心每个人的生活。她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,在带领队员完成现场指导工作后,也迅速投入到检测工作中。她雷雷风行、从容果断,工作细致入微,是当之无愧的巾帼女将。刘志娟担心队员们在海外饮食不习惯,就想方设法为大家调剂,并鼓励大家:“在异国他乡,要提高政治觉悟,攻坚克难,弘扬咱们中国人的工匠精神”。
杨全兵和张宗盛是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青年技术骨干,他们负责的工作,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几小时,汗水早已浸透他们的衬衫,但他们心中牢记任务,坚持完成手中的工作。尽管喷涂了防蚊虫液,但非洲的蚊子还是见缝插针地在他们身上叮咬了大大小小的包,他们却毫不在意,丝毫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、身体的疲惫影响工期。完成一天的工作之后,他们还经常与同行的中铁西北院团队交流学习,探讨工作中遇见的困难,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。“这次的南非之行对我的职业生涯是一个非常大挑战,但同时也是促进自身快速成长的机会。”张宗盛露出憨厚的笑容,对笔者说。
刘海波和路阳主动承担起脏活累活,每天扛着沉重的机器楼上楼下跑。白天,他们在各楼栋取砖样进行压力机强度检测;晚上,拖着酸痛的胳膊仍要整理资料、处理数据。遇到新任务就第一时间回应,“我们年轻,这个工作我们来完成!”
面对海外文化、时差、温度、环境的差异和严峻的疫情形势,技术员们却没有一点怯懦,建设施工一刻未停,一人多岗、夜以继日地坚守岗位。他们远离家乡,将甘肃建科人踏实肯干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带到了非洲大地。
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技术人员和安哥拉工人在一起 (杨全兵 摄)
文字:刘莎莎
李子瑜
审核:国 元
编辑:李金玫